重大政策
●6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关于注册制下提高中介机构债券业务执业质量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债券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发布两个指导意见,旨在明确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基本内涵,着力优化债券发行审核注册机制,强化质量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提高债券审核注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水平。这有助于提高债券审核注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水平,提升优质企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便利性,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生态,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6月25日,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部门制定《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明确2023—2025年相关自贸试验区拟自主推进实施164项重点工作,每个自贸试验区的重点工作7—10项。广东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提到,推进广州期货交易所、大湾区债券平台、南沙国际金融岛、深港国际金融城等建设,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农产品交易,打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金融平台;支持建设具有深港现代服务业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探索深港规则对接和转型。优化进口食品检验模式,支持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大豆现货交易,打造免税品集散中心。
●6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宏观经济
●6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我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1.5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27万亿元人民币,银行间市场成交18.31万亿元人民币;即期市场累计成交8.91万亿元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2.66万亿元人民币。1—5月,我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01.87万亿元人民币。
●6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医疗保障局起草了《关于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与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信息共享的协议(征求意见稿)》,有助于提升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效率、进一步挖掘商业保险产品设计创新的蓝海空间,并形成政府、居民和险企多方共赢局面。
●6月22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日前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中央企业牵头建立更多的创新联合体,加大重点技术布局和全链条融合创新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通报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5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4561.6亿元。国债发行7352.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553.5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844.5亿元。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25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2%。
●6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18.9%。今年前5个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6.1%,有力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前5个月同比增长12.8%。
●6月25日,商务部等五部门就《关于完善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商业特许经营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通知提出,从事商业特许经营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的互联网平台应履行合理注意义务,承担风险防控责任;鼓励短视频平台面向用户开展防范通过商业特许经营进行诈骗的公益宣传,对新出现的诈骗手段及时向用户作出提醒。
●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07552.14亿元、支出总量134052.14亿元,赤字26500亿元,与预算持平。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分配中央财政投资6400亿元,其中安排中央本级支出1467.5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4932.5亿元,主要投向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领域。
●6月27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近日组织召开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现场会,要求加力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常态化、机制化,扎实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
●6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688.9亿元,同比下降18.8%。其中,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5919.3亿元,同比下降16.2%。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8.7%。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8.1亿元,同比下降12.6%,降幅较4月份收窄5.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收窄。
●6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年1-5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2023年1-5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13709.91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9231.26亿元,同比增长12.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478.65亿元,同比减少0.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10311.40亿元,同比增长23.3%,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6520.54亿元,同比增长23%。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431.9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790.86亿元,同比增长23.8%。
●6月28日,财政部发布《2023年5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1-5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2253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568亿元、专项债券18970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1284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8405亿元、专项债券4436亿元。5月份,全国发行新增地方债3019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4535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7554亿元。
●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汇报,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草案)》,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会议指出,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提振,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恢复。要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家居消费的政策要与老旧小区改造、住宅适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等政策衔接配合、协同发力,形成促消费的合力。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3.2%和52.3%,比上月下降1.3和0.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6月30日,人民银行进行10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0%,与此前持平。
●6月22日,英国央行出人意料地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这是该行连续第13次加息。目前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应对持续高企的通胀。消息公布后,英镑兑美元下跌,英国国债收益率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逾5个基点,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1%至7479.23。
●6月27日,日本央行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资金循环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央行国债持有比例(除国库短期证券以外的市价基准)达到53.3%,为历史新高,这是连续三个季度日本央行国债持有比例超过五成。日本央行实施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为了将长期利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大量购买国债,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6月29日,阿根廷中央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人民币纳入阿根廷银行系统允许进行存取的币种,批准阿根廷国内银行机构开设人民币储蓄和活期存款账户业务。公告指出,此举是为人民币在阿根廷对外贸易和当地金融市场中广泛使用提供便利。
●6月30日,数据显示,日本5月失业率2.6%,预期2.6%,前值2.6%;求才求职比1.31,预期1.32,前值1.32。
市场热点
●6月2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3年1-5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1-5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29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其中,华北送华东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4%;东北送华北2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5%;华中送南方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1%。
●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将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年底。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22日,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6月21日,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发行规模达1288亿元,是去年全年(630亿元)的2.04倍,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6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今年1-5月,通信业主要经济和业务指标总体稳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7.2%,累计完成业务收入7125亿元,同比增长6.8%。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173亿GB,同比增长14.2%;截至5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08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6.5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8.1%;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11亿户,其中千兆用户达1.21亿户,占比近两成。
●6月23日,文旅部、农业农村部印发《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从2023至2025年,每年培养支持500名左右的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各省级文化和旅游、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培养支持一定数量的省级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6月24日,据券商中国消息,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明确,期货业正拉开新一轮大发展的序幕。不少期货公司已开始积极增资,以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有行业人士透露,证监会最新修订的《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有望在近期颁布实施。由于《办法》在拓宽期货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并提高准入门槛,对期货公司净资本实力、分类评级提出更高要求。有行业人士预计,期货公司或迎来新一波增资潮。
●6月24日,“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铺设完成海底长输管道,进入管道调试阶段,下一步将与水下生产系统进行连接,为管道全线贯通奠定基础。目前,“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已达500亿立方米,此次海底长输管道贯通后可使“深海一号”大气田高峰年产量由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
●6月24日,据文旅部,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6月25日,工信部发布《2023年1-5月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称,1-5月份,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软件业务收入加快增长,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增速小幅回落。总体看,软件业务收入加快增长。1-5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43238亿元,同比增长13.3%。
●6月25日,据石家庄海关,今年前5个月,京津冀地区进出口20711.4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外贸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3%。京津冀地区对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进出口增长较快。对澳大利亚进出口1278.4亿元,同比增长11.8%;对巴西进出口1027.2亿元,同比增长35.8%;对加拿大进出口477.3亿元,同比增长1.3倍。
●6月25日,乘联会表示,据初步推算,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维持逐月环比微增态势,终端零售量约为183万辆左右,环比增长5.0%,同比下降5.9%(去年同期为疫情后恢复期,基数较高)。其中,新能源零售67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26%,渗透率约36.6%。
●6月26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大宗商品现货清算业务于上线数字人民币清结算服务,并将运营时间调整为工作日9:00-18:00。为体现数字人民币普惠金融的设计理念,数币清结算服务暂不收费。
●6月26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1-5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5月,全国造船完工16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承接新船订单26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5%。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7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全国完工出口船14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承接出口船订单24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5%;5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08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9%。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5.1%、91.3%和91.8%。
●6月2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共备案确认108只,新增备案规模合计1073.70亿元,环比增长52.78%,同比增长77.76%。截至5月末,存续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19758.42亿元,环比增长0.62%。5月新增备案规模环比增长52.78%,同比增长77.76%。
●6月27日,深交所与中国节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更好助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深交所将深入开展服务国企专项行动方案,全面对接服务央企国企,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促进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表示,2022年底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80万亿元。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00家。到2025年,将力争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5月底,已有142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
●6月28日,中基协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月报。数据显示,2023年5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当月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804只,设立规模427.46亿元。截至2023年5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3.46万亿元,较上月底减少3150.92亿元,降低2.29%。
●6月28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意见》将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着力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先行先试,推动闽台人员往来更加便捷,贸易投资更加顺畅,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把福建打造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6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今年1—5月份物流运行数据。数据显示,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物流需求持续释放,物流市场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1—5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29.9万亿元,同比增长4.5%,比1—4月份小幅提高0.1个百分点。5月当月恢复力度有所减弱。
●6月29日,中基协公布了截至5月底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3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3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7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77万亿元。
●6月30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5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29110.6亿元,同比增长6.2%。1-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7838.1亿元,同比增长10.9%。1-5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24538.1亿元,同比下降0.8%。5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8%,上升0.3个百分点。
●6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产出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至此,项目成功实现绿氢生产到利用全流程贯通,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该项目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为国内光伏发电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6月21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1—5月经济运行简况。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全省在产的行业大类增长面53.8%。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增速提高3.8个百分点。
●6月21日,深圳证券业协会发布5月深圳证券市场情况和分支机构的经营数据排名,形势不容乐观,5月经营数据进一步滑坡。数据显示,今年5月,深圳券商分支机构整体营业收入8.73亿元,环比下降13.48%;利润总额2.09亿元,环比下降40.79%。此外,深圳证券分支机构的多项市场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5月纳入统计的532家分支机构,只有195家实现盈利,即超六成营业部陷入亏损,这相比于4月的226家分支机构盈利进一步减少。
●6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成立绿色科技及金融发展委员会,由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担任主席。委员会汇聚了来自金融、科技、学术、专业服务等界别的业界翘楚和金融监管机构等的代表,共谋如何推进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更快发展,向全球展示香港在相关方面的优势。
●6月24日,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据初步测算,2023年端午节假期3天(6月22日至24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022.9万人次,同比增长74.7%,较2019年增长0.6%(以下均按可比口径,下同);实现旅游总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71.2%,较2019年增长8.6%。
●6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到2025年,珠三角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标准,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6月25日,佛山市统计局发布1-5月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5月,佛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2.32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1-4月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广东省(1.4%)平均增速。
●6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健全省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立完善省、市两级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社会信用、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按需推进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建设。立足应用场景,选取若干行业领域推动“块数据”的汇聚共享落地,赋能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等方面。规划建设数据储存专用场所,实现政府核心数据物理隔离。加快建设省级隐私计算和数据资产管理运营平台。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探索在特定区域发展建立国际大数据服务和离岸数据中心。
●6月27日,据深圳海关统计,香港回归祖国26年来,内地与香港贸易值从1997年的4208.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4万亿元,贸易规模增长3.8倍。今年前5个月,内地对香港地区进出口值达7620.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经深圳关区进出口值占比七成,增长14%。
●6月27日,珠海市召开推进建设“十字门金融区”新闻发布会。会上,珠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介绍,“十字门金融区”北区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重点提升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资源更好地支持珠江西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此外,将与横琴推动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发展科技金融产业,引导优质股权投资机构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6月27日,广东省典当行业提质增效交流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广东典当行业由“减量提质”进入“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会议指出,监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提升监管能力,强化对典当行全链条监管;各典当行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党建引领规范公司治理,坚持合规经营,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走好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努力打造百年老字号的典当行。
●截至6月28日,已有110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完成配股再融资,已募资额达到471.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5.1亿港元增长36.71%。
●6月28日,深圳和中山携手共建珠三角首个跨市经济合作区域,为大湾区产业协同和一体化融合发展探新路。合作区域选址中山翠亨新区和火炬开发区,总面积66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区域内将建设“一中心、三基地”,即翠亨城市新中心、产业链专业协作基地、高端制造合作基地和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
●6月28日,佛山先进制造业金融集聚区正式启动建设。该集聚区核心区域总面积3.98平方公里,落地佛山新城,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等超100家,推动顺德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5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为佛山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
●6月28日,广州市南沙区政府举办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政策发布会,发布《广州市南沙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广州市南沙区高精尖缺境外职业资格清单》。《清单》涉及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金融、会计税务、法律服务、规划、建筑、文化旅游、社会工作、休闲体育、航运物流等重点产业,包含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其中港澳台证书84项,外国证书62项。
●6月29日,商务部台港澳司负责人表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20年来,加强了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交流合作。从贸易来看,香港、澳门与内地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据海关总署统计,2004—2022年,内地与香港、澳门贸易额从1145.1亿美元增至3097.4亿美元,增长了1.7倍。从投资来看,香港、澳门继续保持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境外投资目的地地位。截至2023年5月,内地累计吸收香港、澳门资金1.7万亿美元,占内地吸收境外投资总量的59.8%(2021年及以前数据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内地对香港、澳门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近1.5万亿美元,占内地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近六成。
●6月29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支持双方市场符合条件的已上市公司在对方市场申请上市。此外,两所还将在项目课题研究、市场推广、人员培训交流、投资者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6月29日,中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通报称,5月份广东对香港进口、出口、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进出口7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粤港贸易飞速发展,从1997年的2798.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7%。
●6月29日,据广东省广州市数据,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至少一个子女未成年)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浮30%。6月,广州二手住宅整体共网签8292宗,环比下降5.46%,环比跌幅收窄7.19%;二手住宅共网签面积83.4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21%,同比增长7.1%。
●6月29日,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北京签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工作。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供读者学习、交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