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政策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近十年后,党中央再次召开的最高规格的城市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包括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等。
●7月16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等。
宏观经济
●7月11日,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消费、投资、工业生产、企业经营等多领域高频数据继续改善。其中,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25.5%;全国项目中标金额环比增长23.4%。
●7月14日,央行发布金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
●7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
●7月15日,我国上半年GDP为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6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
●7月15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为连续第2个月加量续作。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5%,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7月17日,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中国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其中,摩根士丹利将今年中国实际GDP增长预测从4.5%上调至4.8%,高盛将增长预测由4.6%上调至4.7%,瑞银将增长预测由4%上调至4.7%。
●7月1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力加劲支持经济运行向好向优,强化城市高质量发展金融供给,支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强有效投资融资保障,优化稳企业稳外贸金融服务,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7月18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今年全年有望超过50万亿元。
●7月19日,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
●7月11日,美国财政部月度预算报告显示,6月关税收入达270亿美元,同比增长301%;本财年迄今的关税总收入增至1130亿美元。
●7月15日,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为2月以来最高,符合市场预期;核心CPI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0.2%,均低于市场预期。
●7月18日,日本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日本核心CPI同比回落至3.3%,但仍连续第39个月超过央行2%的目标。
市场热点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新考核指标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开始实施。
●7月1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对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义务进行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应当了解产品,了解客户,将适当的产品通过适当的渠道销售给适合的客户。
●7月11日,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编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7月11日,中证协印发《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自律管理体系、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引导督促服务功能发挥等7个方面提出28条措施。
●7月11日,沪深股通投资者被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的指引正式落地,进一步巩固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全面掌握沪深市场程序化交易情况,更好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7月11日,据Wind统计,截至当日收盘,全市场存续的29只债券ETF估值规模3987.89亿元,加上10只新成立的科创债ETF,39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
●7月12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将产生213.56 ZB数据,到2029年将增长至527.47 ZB;其中,中国市场2025年将产生51.78 ZB数据,2029年增长至136.12 ZB,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6.9%。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旨在规范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上市公司日常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正式申报科创板IPO前向上交所申请对其申报文件开展预先审阅。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及股票发行、新三板挂牌及股票发行业务暂不适用。
●7月14日,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截至当日,今年以来共有90家村镇银行出现在“退出列表”之中,“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已经成为中小银行改革的“主旋律”。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70城房价数据,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14个,其中上海、长沙环比涨0.4%领跑;二手房价格只有西宁环比上涨。
●7月1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不得从事约定本金保障和固定收益承诺或者要求转让方承担回购义务、帮助金融机构等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为融资平台提供融资通道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经营行为。
●7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利润总额1.4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
●7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简化再投资新设企业有关办理流程等多个方面,促进外资企业更好在中国市场持续深耕、长期发展。
●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专题会议,要求各地从客观实际出发推动低空新产业、新模式、新场景、新动能发展,不能盲目跟风,下大力气防止低空产业领域出现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的现象。
●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十三项禁止性行为,包括严厉禁止经纪机构自持头寸参与交易、为不符合条件客户提供服务、利用信息优势获取不当收益和帮助委托人规避监管等。
●7月18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信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7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正式启动,将大力推动场景资源开放和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打通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与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助力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11日,香港金管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港美息差仍然甚阔,套息交易仍有利可图,也令港汇继续贴近7.85水平。
●7月14日,深圳证监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项目2.04万个,投向全国企业1.25万家,在投本金超9700亿元。
●7月15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之一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达100亿美元,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外商独资石化项目。
●7月16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推动我省城市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会议指出,要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立足实际创造性抓落实,着力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加力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7月16日,香港证监会发布《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规模升至35.1万亿港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7050亿港元的净资金流入。
●7月17日,2025年全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省委财经委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黄坤明书记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为本,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抢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海洋牧场、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不断激发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
●7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20项省级行政职权将下放深圳实施,包括3项行政许可、16项行政处罚和1项其他行政权力,涉及卫生健康、自然资源、工业和信息化等领域。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3元,同比增长4.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18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4元,同比增长5.7%。
●7月17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入选的城市级试点项目。
●7月17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报告显示,香港2024年发行的绿色、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债券以及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总规模超过431亿美元,同比增长43.2%,占亚洲国际GSS+债券市场的45%。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供读者学习、交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