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书签收藏         联系我们

经济金融热点汇(10.21-10.31)

来源: 本站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2-10-31 15:51:20 浏览次数: 443

重大政策

 

●10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10月25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公布,将于11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了39条具体内容,明确个体工商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完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工作机制,同时提出了各领域帮扶具体措施,有效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

 

●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面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政务服务效能、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三方面21项举措,包括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效能;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2022年底前再增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

 

●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开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在保持已有鼓励政策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按照“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原则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一是持续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全国目录继续将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新增或扩展元器件、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有关条目。二是持续引导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全国目录将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修订重点,新增或扩展专业设计、技术服务与开发等条目。三是持续优化利用外资区域布局。结合各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比较优势扩大中西部目录鼓励范围。

 

宏观经济

 

●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9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50189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465300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9%。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3559亿元,同比下降8.0%;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789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房屋新开工面积94767万平方米,下降38.0%。商品房销售面积1014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99380亿元,下降26.3%。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43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

 

●10月24日,海关总署网站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9%。其中,出口17.67万亿元,增长13.8%;进口13.44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4.23万亿元,扩大53.7%。按美元计价,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4.75万亿美元,增长8.7%。其中,出口2.7万亿美元,增长12.5%;进口2.05万亿美元,增长4.1%;贸易顺差6451.5亿美元,扩大51.6%。

 

●10月24日,人民银行及外汇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分别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人民银行及外汇局在会上表示要加强部门协作,维护股市、债市、楼市健康发展。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持续繁荣发展。银保监会在会上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人民币长期走强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保持稳定运行的良好基础不会改变。证监会党委在会上表示,要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拓宽境外上市融资渠道,加强与香港市场的务实合作。

 

●10月25日,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10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2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以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此次逆回购操作利率为2%,维持不变。鉴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2280亿元。

 

●10月25日,财政部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389亿元,同比增长6.2%。证券交易印花税2249亿元,同比下降2.3%。

 

●10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听取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情况汇报,部署加快释放扩消费政策效应;要求深入落实制造业增量留抵税额即申即退,支持企业纾困和发展;要通过抓落实持续释放政策效应,稳就业稳物价,努力推动四季度经济好于三季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0月26日,国资委发布消息,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8月回升0.7个百分点。9月当月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67.8亿元,同比增长11.4%;累计实现净利润1.6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1-8月回升1个百分点。9月当月实现净利润1805.4亿元,同比增长13.8%,扭转了7月、8月效益下行态势。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41.8亿元,同比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17万亿元,同比增长8.2%。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52.64万亿元,同比增长9.5%。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0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国务院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金融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金融业总资产超过400万亿元,5家银行、保险机构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7年稳居全球第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融资持续快速增长,绿色金融全球领先,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面扩、价降”,数字金融服务走在世界前列。

 

●10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据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10月21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报4.32%。

 

●10月27日,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全部上调75个基点,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2%、2.25%和1.50%。这是欧洲央行继今年9月8日加息75个基点后第二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今年以来已累计加息200个基点。

 

市场热点

 

●10月2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59万亿元。截至9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0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5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10月24日,一列满载着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中豫号)从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驶出,将经阿拉山口出境,抵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与以往开行的班列不同,此趟班列是河南首次发出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红旗、小鹏、岚图等品牌的国产新能源整车“坐”着班列远销欧洲。

 

●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报告明确,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先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10月28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比新旧两版政策发现,在具体政策条文中强化了车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

 

●10月29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出台《关于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明确自2022年11月起,在北京市朝阳区等48个市(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含此前6个试点城市)。通知要求,各有关城市要严格执行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纳入政策实施范围的政府采购工程涉及使用上述需求标准中的绿色建材的,应当全部采购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建材。

 

●10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文化产业克服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459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由二季度下降3.8%转为三季度增长3.7%。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天然气价格短线跳水,瓦哈枢纽次日交付的天然气期货价格从一周前的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跌至-2.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自2020年以来首次跌至零以下。同时,欧洲天然气价格也大幅回落。当地时间24日,荷兰天然气中心TTF交易的天然气现货(一小时期)合约价格短暂下跌至零以下,触及-15.78欧元/兆瓦时,为有史以来的最低价格。

 

●10月27日,欧洲联盟就“2035年起欧盟市场所有在售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的计划达成一致,相当于从2035年起禁售汽油车和柴油车。

 

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10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机遇交流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展示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新机遇。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袁民忠在交流会上致辞表示,目前是企业和人才立足香港、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的最佳时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近日发表的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将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并由其担任组长,特区政府对推动香港全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粤港澳三地政府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介绍当地营商环境和最新政策措施。商界领袖和行业代表通过案例分析,分享如何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

 

●10月24日,广州市政府网站发布《广清一体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清一体化将基本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清远市南部地区到大湾区核心以及广州中心城区实现30分钟内联通,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工业增加值达到百亿规模,优质的营商环境成为广清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软实力。

 

●10月24日,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制定的《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资助管理办法》已于近日印发并施行,施行期5年。根据《办法》,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概念验证中心的认定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中小试基地的认定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的评估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10月25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口协商座谈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情况——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议政建言,开展民主监督,推动粤港澳深化合作。

 

●10月25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市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明确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大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加强资金保障等7个方面推出20条具体措施,全力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及“国际软件名城”。

 

●10月25日,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民生数据显示,广东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37533元,同比增长5.2%,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窄。同期,广东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

 

●10月25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5日发布《关于严禁开展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业务的通知》。通知明确,进一步规范融资租赁公司依法合规经营,严禁融资租赁公司开展涉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业务、全面排查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业务、及时报送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业务情况。

 

●10月2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印发《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旨在鼓励优质金融类企业在横琴集聚创新发展,引导金融企业实质性运营,深化琴澳金融合作。办法将于11月7日正式生效。据介绍,这是该区揭牌以来的首个综合性金融扶持政策,其政策适用对象包含了持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私募投资基金以及经认定的其他类金融机构等金融业态。

 

●10月25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2年1-9月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2022年全省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70个,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1-9月,广东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76.6亿元,完成进度87.5%。

 

●10月27日,记者从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获悉,《深圳市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于近日印发。《措施》提出要加快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建筑业,打造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的现代建筑产业,推动向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抢占行业制高点,打造“深圳建造”品牌,在全国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全力推动城市建设绿色发展。

 

●10月27日,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发布,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6.1万亿元,增长1.3%。其中,出口3.89万亿元、增长5.6%,手机等“广东智造”优势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进口2.21万亿元,下降5.6%,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超过50%。广东一般贸易占比继续提升。前三季度,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3.33万亿元,增长5.4%,占比达54.5%,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保税物流增长4.9%,占比16.3%。

 

●10月27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经济运行简况显示,前三季度广东GDP达9.1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相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具体数据看,前三季度广东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升。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比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比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1个百分点。

 

●10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表示,根据国际结算银行最新外汇与衍生工具市场成交额调查结果显示,香港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的外汇市场、第三大场外利率衍生工具市场及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再次确认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内地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内地机构赴香港面向全球投资者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利于扩大内地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也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活力,有利于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深化与香港的金融务实合作,继续推动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10月28日,广东省在澳门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债规模预计为2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3年,将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本次是广东省继2021年10月后,第二次在澳门发行境外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根据《2022年财政年度预算案》,本次广东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相关收益将可豁免印花税和所得补充税。

 

●10月29日,深圳市统计局正式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22925.09亿元,同比增长3.3%,深圳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10月3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广州琶洲经济开发区的批复》。根据《批复》,广州琶洲经济开发区将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供读者学习、交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